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陈乔恩综艺节目【避暑旅游】把避暑游培育成国民旅游消费的热点-旅游创业创新研究院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8-02 699 次浏览
【避暑旅游】把避暑游培育成国民旅游消费的热点-旅游创业创新研究院

气象气候因素对目的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正在由原来仅作为旅游景观成因或旅游活动支撑条件的“背景”因素走向前台。在“两长三短”的公共假期之外大力开发避暑旅游,可以推动形成常态化的国民旅游休闲的集中消费期,从而更加有效拉动内需,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气象气候条件是影响客源流动与旅游效益的重要因素。在避暑需求的推动下,叠加7-8月份暑假这一社会性制度安排,通过科学规划、系统谋划,有条件将避暑培育成国民旅游消费的暑期档,在“两长三短”的公共假期之外,形成又一个常态化的旅游集中消费期,更加有效拉动内需,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为此,要及时总结地方经验,引导全国避暑旅游发展,并通过避暑旅游城市发展报告、避暑旅游示范区等引领,不断强化旅游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中银通支付卡,使暑期成为国民旅游休闲的集中消费期。
一、气象气候条件是影响客源流动与旅游效益的关键因素
气象气候条件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一方面气象气候要素(如日照、温度、雪等)是很多旅游活动的基础与支撑资源况属高风晚,如滨海旅游、滑雪旅游等。国际著名的滨海旅游胜地地中海和加勒比海地区,正是由于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每年吸引着数百万北欧及北美游客前去旅游度假。我国的三亚、北海也因为冬季温暖的气候状况和优良的空气质量,成为避寒旅游胜地。另一方面,一些独特的气象气候条件自身就是旅游景观资源,如日出、云海等。中国古代很多景观皆与气象气候条件密不可分,如“燕京八景”中的“西山晴雪”“卢沟晓月”,“杭州十八景”中的“苏堤春晓”“断桥残雪”等。及至现代,很多旅游气象景观成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吸引物,如黄山的日出、云海,吉林的雾凇,北京香山的红叶、玉渊潭的樱花等。
气象气候条件影响旅游者的决策。在旅游由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的背景下,气象气候因素对目的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由原来仅作为旅游景观成因或旅游活动支撑条件的“背景”因素走向前台鮸鱼,转变为直接的旅游“吸引物”,成为游客旅游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德国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将气象气候状况放到了第三的位置上。经合组织(OECD)国家游客在选择目的地时的偏好温度是21℃。而英国国际旅游受上一年气候影响较大,如果上一年较阴湿,人们更倾向于出国旅游;而国内旅游主要受当年气候影响,如果当年干暖南安太妃传,则有利于国内旅游,且会刺激同年旅游的增长。夏季高温会降低游客前往地中海周边的意大利、希腊等国家的需求;云量的减少增加了有害的太阳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会降低游客前往澳大利亚滨海旅游的需求。
气象气候条件还是影响客流时空格局与旅游效益的重要因素。通常而言,旅游客流的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季节性因素,特别是气象气候因素,社会季节性因素只是在自然季节性因素形成的旅游季节变化的基础上产生叠加作用。全国来看,受气象气候条件影响,我国旅游旺季大约在4-11月份。海南则恰恰相反,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是旅游旺季,当年的4-10月份是旅游淡季,而由于暑假及价格等因素,7-8月是相对的旅游消费旺季。国外情况亦然,加拿大43%的国内旅游支出和62%的国际旅游支出都发生在7月-9月之间。空间上看,世界范围内旅游客流并不是均匀分布的陈乔恩综艺节目。其中一部分游客的空间流向主要受气象气候条件影响,如北欧—地中海、北美—加勒比海以及欧洲—东南亚、东北亚的流动主要受温暖的气候及“3S”资源的驱动。气候变化会导致旅游的淡旺季发生转换,甚至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关系发生颠倒,从而直接影响旅游经济效益。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将增加到15.6亿人次,但是如果考虑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国际客流量将会明显降低。国际旅游研究(TravelRe-searchInternational)预测到2050年,如果考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北欧在地中海地区的游客数量将下降1.11亿-1.98亿人次,旅游支出下降约640亿-1100亿美元;北美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游客将下降约800万-1300万人次,支出下降约80亿-110亿美元。
二、避暑将形成国民旅游休闲集中的常态化消费
夏季高温频发催生了巨大的避暑需求。中国国家气候中心表示,我国正逐渐成为新的高温频发地区,且高温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我国华北逐渐成为新的区域高温中心;北京、西安、石家庄的炎热程度已不亚于南京、重庆等传统的四大“火炉”城市。避暑成为夏季出游的重要动机。
地理特征决定了我国气候差异大,全国适合夏季避暑的地方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夏季气候舒适的地区可以天然地成为避暑旅游胜地。比如,我国的高原地区,夏季平均气温普遍较低,但受交通、旅游配套设施及服务水平等制约,很难成为大众游客开展避暑旅游的目的地。从产业的角度来考察,避暑旅游首先还是旅游,其发展必须依循旅游发展的一般规律,仅有凉爽的夏季气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丰富的游赏景观、较高的旅游服务质量和较低的安全风险。随着综合交通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特别是高铁的建设,一些适合避暑的地区与客源地的时空距离缩短。通过系统开发,不断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重生之周少,这些地区有条件成为避暑旅游目的地。
大中小学生与教师为主体的客源构成暑期旅游集中消费期的市场基础。一项社会调查表明,过去十年我国学生过暑假的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十年前,我国学生过暑假,55%是在家活动,居首位,旅游占16%。十年后,尽管在家活动仍处第一位,但其比例降到了32%,而外出旅游则提升到了第二位,占30%。根据教育部统计李龙君,2011年我国在校大中小学生(含中职、中专、技校及成人高等教育)总计约2.7亿人,其中中小学生总数约2.42亿。按照30%的出游率,即每年有8000万左右的学生选择以旅游的方式过暑假。若考虑中小学生往往与家长一起出游,则暑期出游人数可能达到2.3亿。再加上教师出游量,则暑期学生与教师出游的市场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黄金周”荒野厨神。
地方政府、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已经意识到避暑旅游以及与气象有关的旅游的市场价值,积极开发、开拓气象旅游市场。贵阳2004年开始着力打造“中国避暑之都”,提出“爽爽的贵阳”旅游宣传口号。经过十年打造,贵阳避暑经济初具规模,全球十大品牌酒店集团中有八家入驻贵阳,在建和已建四星级及以上酒店30家。海南着力开拓避寒旅游市场;婺源主推春季油菜花市场,并提前预报油菜花的主花期;吉林、黑龙江主推冬季旅游,如雾凇、滑雪等。旅游企业一般在高考结束后,纷纷推出暑期旅游线路。旅游市场数据统计也表明,避暑旅游是夏季旅游市场最受关注的主题削板军霸。尽管地方及部分企业已经有所意识,张兆艺但总体而论,仍属于朴素的认识,或被市场推着向前,或无心插柳成荫,并没有上升为自觉的战略行为,需要科学引导。
无论从避暑资源条件、市场基础,还是地方、企业的积极性来看,通过科学规划、系统谋划,在“两长三短”的公共假期之外大力开发避暑旅游,可以推动形成常态化的国民旅游休闲的集中消费期红楼之锦玉,从而更加有效拉动内需,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把避暑游培育成国民旅游消费的热点
及时总结地方经验,科学规划,使暑期成为国民旅游消费的集中消费期。贵阳、西宁以及海南、北海等地避暑避寒旅游开发的实践,是我国气象旅游经济发展有益的探索,尽管有较强的个性特征,但其中亦蕴含大量共性的价值,旅游主管部门应及时对类似地区气象旅游开发经验进行总结与梳理,从而将地方的经验上升为国家的行动,做好避暑旅游开发的总体规划,把暑期培育成为国民旅游的集中消费期,作为旅游业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新增长点两泽千晶。
发布避暑旅游城市发展报告,待条件成熟时,启动全国暑期旅游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与中国气象局《关于联合提升旅游气象服务能力的合作框架协议》精神,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自筹经费,历时一年,基于全国游客满意度60个样本城市,从旅游目的地气候舒适度、景观游赏度、游客满意度及综合安全风险四个方面考量,研编了避暑旅游城市发展报告。建议旅游主管部门鼓励、扶持开展类似研究;并在条件成熟时,从需求出发,联合气象部门,组织科研力量曲圣卿,启动全国性的暑期旅游发展规划,引导暑期旅游的发展。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意识地推出一批避暑旅游示范区。通过系统研究,遴选一批夏季气候舒适、旅游公共服务水平较高、综合风险较低的地区,规划好避暑旅游产品与线路,推出一批避暑旅游示范区,同时强化旅游气象公共服务能力,推出更加精细化、有针对性的旅游气象预报。(作者单位:中国旅游研究院)
旅游创业创新研究院
由中关村智慧旅游创新协会发起,特邀行业顶级学术专家及产业领军人物为核心组建“旅游创业创新研究院”,为旅游行业创业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与实战分享,为营造创业创新环境,提供创业创新建议及服务,助推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