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蒙面超人龙骑【连载】钱其昭:青原游(18)-文化范儿

全部文章 admin 2017-10-07 703 次浏览
【连载】钱其昭:青原游(18)-文化范儿
【连载】钱其昭:青原游(18)

罗家地百岁坊
敬宗睦祖,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历朝历代为了褒奖“忠信孝节、礼义廉耻”的人和事,全国各地都建有一些彰显道德礼义的碑坊,如贞节坊、百岁坊等等。
东固畲族乡南龙罗家地就有一座百岁坊范哲利斯,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为一位叫史富接的百岁老人而建的。
史富接,生于雍正壬子年(1712),死于1832年,享年120岁。这座牌坊正是他100周岁时,即1812年而建的。据罗家地史氏族谱记载:“史富接寿至期颐时,五世同堂。其子孙及其族中人士联名奏请皇上御准,建立百岁坊,以资纪念。”这座百岁坊窃听使命,高有6米,宽3米,花岗岩条石结构,两边上方皆书“圣旨”二字,正面横额上刻有“七叶衍祥”、“五世同堂”,对联为“老眼曾经七代日,新恩隆自九重天”。背面横额书有“升平人瑞”,对联为“寿至期颐今固罕有,坊建百秩古亦稀闻”。
百岁坊旁有两块“节孝坊”,也是奉圣旨而建的。其中一块上刻内联为:“节凛冰霜光照日月,名标棹樊寿并乾坤”。外联为:“苦节无瑕同美玉,贞心不改比坚金”白暨豚。另一块的内联是:“贞心剖夫看敢云之死,孝道承母志无忝尔生”。外联则为:“特立坤维贞同柱石,永标节操明并日星”。据族谱记载,史姓两家婆年轻守寡,平日尊老爱幼,严守妇道,不越雷池半步。为了彰显这两个贞洁孝道的妇女,村里人特地建了这两块牌坊,留给后人作榜样。

竹笕流出自来水
说起“自来水”,城里人是最清楚不过了,恐怕连五六岁的幼童也知道。可是,若要问“自来水”的鼻祖在哪里?知道答案的人可能不多,我告诉你,只要你到东固畲乡去走一圈,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当地山民说:我们这里祖祖辈辈都是用竹笕接水吃,既干净又省钱,比城里的自来水不知要干净多少倍?
“劈竹作笕,接水为食。”从远古时代起,山里人就懂得充分利用山势地利,采用这种接水方法。那么,他们是如何处理山洪暴发时的水质问题呢?当地人介绍:处理水质不是一个难题,平时红色利剑,他们让竹笕里的水流入一个大木桶储存起来,用起来很方便。遇到大雨天,节约一点,桶里的水够用一天。即使是山洪暴发也不要紧,高山上的水涨得快,退得也快。一般不超过一天,水就变得清秀了。浑水来时,只需把竹笕移到桶外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担心没清水用。
竹笕源头的清污方法是挖一个深坑作为第一次沉淀,竹笕进口放一些树枝进行过滤,流到桶里第二次沉淀,木桶的清洗也方便。“劈竹作笕”也不麻烦,山上有的是毛竹,可以就地取材。架一次竹笕可管三四年,一副竹笕可供几家饮用。不过,一般各家都会自己架竹笕。蒙面超人龙骑竹笕传承着远古时期的文明,它是山里人聪明智慧的结晶。
城里的自来水要经过抽水、过滤、沉淀、再过滤、再沉淀、漂白粉消毒等环节,充其量只能叫“工业给水”或“买来水”。而山里的竹笕接水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来水”。
如今,现代文明的PH塑料管取代了竹笕,可以窜高伏低,少了架设的麻烦,既方便,又快捷。

 东固二月二庙会
农历二月初二是东固传统庙会日,迄今有230余年的历史了。
从前,东固西城钟刘二姓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画好画像家和万事成,安好神位,开始虔诚迎神、攘神(供神),祈祷当年五谷丰谷、六畜兴旺、添丁发财。正月十六日送神日,这天很隆重,两姓人敲锣打鼓,燃香插烛,荤素齐备,喜炮长鸣,把早已扎好的彩旗、彩船、凉伞和神像送到江边火化,将火化的灰烬,装进船里,推移至江面,让它顺流而下。这叫做送神回洛阳。意思是当年所有的瘟神恶鬼、灾难疾病等等都被神押回“鬼都”洛阳去了。
后来,钟刘两姓人氏,因送神闹矛盾。若哪一姓先送,另一姓也立即送,后去的将灰烬倒入先去的船里,叫“搭船”,意即占便宜,压倒对方,祈福于已王婷玉,而对方坚决不同意,因此往往酿成纠纷口角,甚至斗架,好事成了坏事,影响了和睦团结。为了避免闹事,刘姓决定正月十六日改为禳神,蔡紫芬送神日定在二月二。
刘姓在二月二送神这天,先请好戏班子来演戏,还请来民间技艺高超的艺人扎纸人。折的纸人围着戏台活灵活现,只要一人拉动一个纸人,所有的纸人都能张开嘴仿佛各自还能发出不同的声音,似乎在亲切地交谈什么,手脚能上下活动,好像在舞蹈, 这使观众赞叹不已,称为奇绝。看热闹的商贩,由近到远,邻近县不消讲,久而久之,广东、福建、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江苏、浙江等十几省都有不少的人来看热闹兼做买卖。这样一来,二月二就成了东固的传统庙会庄家彬。
东固二月二庙会源于喊船活动,而喊船则是出于朝廷中有人妒忌张天师在广信府所享受的特权而引发的。为了应付皇帝及廷臣的试探,张天师用他的法术把原以为是一群鬼怪而实际上藏身于地底的十个人闭嘴。由于他们最后被张天师碗中的水所淹死,他们就真的变成了冤鬼每晚在皇宫吵闹。当皇上问张天师如何是好之际,张天师建议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把他们送到江西去享受香火。那十人是大臣,而且是皇帝要求张天师把冤魂带回江西享受香火的,所以在仪式之后,张天师主动用船把他们的冤魂送到洛阳葛洪升。
二月初一早上游神,有十一台彩擎、每台有三位男孩扮成戏剧人物,由族长及长辈老人提着灯笼引路。
第二天早上,道士祷告祝神后,送神的游行开始。由神旗手开路,神鬼彩绘图跟随,接着是族长和房长,纸扎彩旗,两座衙轿载着本姓的福主菩萨,锣鼓乐队,六十岁以上的老者,压阵是三十九面铜锣。送神途中要高喊“龙者水、龙者船、龙者齐呼保平安”。
二月二送神、求雨和九年才举行一次叫“忏皇”的九皇会都有密切关系。后者包括一种驱邪仪式,由纸扎师傅扮地方神明,道士扮不说话的无常,并一起进入各家各户把妖魔鬼怪扫地出门。
东固流传这样一种说法:有一次,康王爷在二月二送神的回程中,碰上了周年的土地春祭(社神生日),误以为是当地善信特别招待他,于是高高兴兴地保佑东固这一年风调雨顺。可是康王爷第二年再途经东固时,这里却冷冷清清,没有一点祭祀他的迹象,很生气地使这一年灾害连连,弄得东固民不聊生。其他菩萨托梦将原委告诉了族长公,族长公赶紧晓喻村民,于是,东固五坊各姓都建起了康王爷庙宇,每年新春增加了迎康王爷菩萨进祠堂的习俗。

 香软的笋苨米果
又香又软的笋苨米果,是富水河流域一大特色吃食。没在笋苨摘的地方,就用艾叶替代,所以又叫艾叶米果。阴历二月十九日上杭人才网,观音老母的生日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打笋苨米果和斋敬观音老母,村子里面的碓整天响个不停,孩童们更是跳进跳出,欢喜不已。
笋苨米果为何物?简而言之,就是笋苨加上糯米粉和适量的早米粉做成的米果。笋苨,是初春在稻田里生长的一种匍匐状植物,夏天会开金黄色的花。将鲜嫩笋苨芽叶采摘回来洗净,放在锅里煮熟,稍稍沥水,待用。将糯米和早米按8:2的比例放入碓臼中捣碎成粉,过筛。加入沥好水的笋苨再在碓臼中捣匀成团,然后揉搓成一个个半两重、中间裹糖的米果,上笼蒸熟即可。刚出笼的笋苨米果又香又软,咬一口,香在口鼻,甜在心里,好吃极了。斋,则是用纯早米粉和水成团,揉搓成饼状,按入刻好观音佛像的木模板里,反过来一敲,一块观音佛像造型的米斋就出来了,上笼蒸熟后,也是芳香扑鼻,又香又韧。
为什么二月十九日非要打笋苨米果和米斋呢?
老百姓最怕“孽龙挂纸”。传说每年清明节,东海孽龙难耐龙宫的寂寞,每年都要找借口去南海为龙王爷烧钱挂纸,实则是要出海游玩。父亲以为儿子孝道,心里着实高兴。哪知孽龙出了水晶宫,一路腾云驾雾,优哉游哉。俗话说:“虎从风,龙从雨。”孽龙哪里管你人间的生死?他兴之所至,狂欢乱舞。所到之处男生贾里全传,狂飙连天起,冰雹当头砸,暴雨倾盆下,翻江倒海,房倒树拔,老百姓无处躲藏,死伤无数,这样深重的灾难过了一年又一年。
有一年,阴历二月十九这天,观音菩萨路过江南一带,见孽龙肆虐人间,气愤极了。待要降服于他,可孽龙又不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草蛉卵,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作恶。怎么办呢?菩萨灵光一现,降下云头,化作一慈眉善眼的老妇人,告诉人们如何制服孽龙。人们得知了孽龙的弱点,不敢怠慢,立即采摘笋苨或艾叶蒸煮。浓郁的香气人们闻之芳香,孽龙闻到了便头晕脑胀,加上家家燃放鞭炮,吵得孽龙心烦意乱,死命逃回东海。
此后,每年二月十九日,人们都要采摘笋苨或艾叶蒸煮,孽龙害怕,再也不敢出海为非作歹了。为了永远纪念观音菩萨,人们用木板将观音老母的佛像雕刻出来,用米粉打成米斋来敬奉菩萨。后来,人们发现用笋苨或艾叶打成米果更好吃,便每年都要打米果敬奉菩萨。这种风俗一直沿袭至今。


【重要的事!笔杆子们一定要关注!】
《文化范儿》2018卷开始编辑 征稿的同时,也助您出版个人作品集、开作品研讨会
文化范儿作者投稿须知

【注:本文为作者原创,作者已经授权《文化范儿》微信平台独家首发】文内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化范儿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wenhuafane
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
接稿邮箱:htstwh@163.com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