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镀锌测厚仪【配饭情怀】「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名博士狗的论文后记-配饭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6-30 797 次浏览
【配饭情怀】「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名博士狗的论文后记-配饭

Q:配饭君你还活着哟?
配饭君:昂,去冬眠了。
Q:为何突然诈尸?
配饭君:因为家里的博士狗毕业了,老母亲终于可以出来浪了。
Q:Emmm……然后这次要我们瞎扯些啥?
配饭君:看过博士学位论文……的后记吗?
Q:看过。
A:好,给你看一篇不一样的。
p.s. 以下为后记正文,与纸质版后记长得一毛一样,包括那条傻不拉几的分割线(这可能是篇假后记);
再p.s. 一定要戴上耳机听一下BGM,最近配饭君上班路上必定要单曲循环的打鸡血神曲贝蒙斯坦,强烈推荐!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亦志士大痛也。”
——[魏]曹丕《典论·论文》
论文写完了,后记怎么写,是一个问题。论文才写了几行就不再想动笔,后记打上几十遍腹稿,字斟句酌犹觉纸短情长,这大概是很多写过博士论文的人都有过〔并且羞于承认〕的心态。
很多人以为“后记”/“致谢”是现代学术发明的新鲜玩意儿,实则不然,古人著书立说最后也要写作一篇“自序”,要总结写作宗旨、记述心路历程,要歌颂祖宗功业、感怀师友情谊,自(hòu)序(jì) 写完,“一家之言”才算真正完成。
所以写后记,千百年来始终是一件冠冕堂皇的事,没什么好难为情的。一篇论文即使再不成器,之于作者也有不可磨灭的意义。无论如何,后记都应当认真写、用心写。因为这是你挽回作为学者的尊严最后的机会了。
====发际线消失了分割线还在====

我自2008年9月考入南方某重点高校历史学系学习,至今已过去了整十个春秋,多少也可算是一番辛苦遭逢。曾经许多次想象过暗剑无人机,博士论文写完的时刻,会是何等情景黄湄媚,或许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夏日夜晚,晚风里伴随着燥热的蝉鸣,我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句号,眼里噙满泪水,忽然心中一片澄明,仿佛感受到天地真理的大和谐”?
不存在的。
这样的时刻,并没有让人感到欣喜和解脱,不仅是因为这份求学十年的答卷本身并不令人满意,更是因为做完这样一件大事情,才真正地看清了自己,也似乎忽然理解了曹丕那种“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的伤怀。对于求学者而言,光阴消逝、发际线后移,虽然令人难过,但蹉跎半生无所建树,才是“志士”真正的“大痛”。治学不易,要以学问安身立命,更是艰难。
就像《天人五衰》中安永透在日记里写下的一句话,
……也就是在这种时候,我一边幻想着自己身上生出无遮无拦的双翼,一边强烈地预感到我这一生恐将一事无成”
三岛由纪夫真懂我。
我的博士论文大概只能算一篇急就章,思考倒是起缘于很早之前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大学四年级的时候玛萨玛索官网,我获得保送的机会,拜入景蜀慧老师门下读研,同时提前选修老师开设的研究生课程《<文选>选读》。某天课上,景老师偶然说到“干宝的《晋纪总论》受黄老思想影响很深”,这一讲解引起了我的兴趣。以前理解的“黄老”,只是停留在汉初“无为而治”的程度,受到启发,我也开始思考魏晋时期的黄老思想。不过,我生性懒惰,明短思浅,读书又没真下过多少勤苦工夫,偏喜欢盲人骑瞎马式的胡思乱想,等到夜半临深池,不得不真正面对论文写作的时候,已经到了最后一年。选题时,并未考虑到合理性和可行性,只想让几年来各种毫无益处的想法形诸文字而已。最终的草草成篇,充其量算是勉强完成了一次不自量力的试炼。
刚上大学的时候,经常被人问到“历史研究的意义何在”——当然一般的问法更委婉文雅一点,例如“读历史以后出来能干什么”之类的。那个时候,很多同学面对类似提问,都曾经有过“为往圣继绝学”或者“齐白石的虾”的侃侃之谈。十年过去,现在的我再也讲不出年少时那些意气风发的话,但“历史研究的意义”却变成了一个始终萦绕不去的自我拷问。求学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我撰写博士论文的整个过程。而就在论文正式完成前夕,答案似乎渐渐清晰了起来。
原来,学术研究本就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一件事情的意义,如果是思而后得,而不是理所自然,那这种刻奇的意义一定毫无价值。而人类所有的痛苦的悲剧命运,正始于对“意义”的思考。嵇康在《太师箴》中写道:“二仪陶化,人伦肇兴,厥初冥昧,不虑不营。”小孩子是幸福的,每天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人类社会幼年的那个“冥昧”时代,也差不多是这样。陶渊明曾说自己准备搬家到南村,因为那里“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什么叫“素心人”呢?大概就是一群每天吃喝玩乐、无欲无求的肥宅。老顽童周伯通说的“有的人一生一世就是吃饭、拉屎、睡觉”,也是这个意思。这些日用而不知的事情,从没有人计较过它们的意义,但它们实实在在地贯穿着每个人的生长老死,也不会因为“有无意义”而停止。
既然“活着”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求学”为什么要有意义呢江汉风?就像一个肥宅,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躺在床上,喝着冰可乐,打游戏,追番看剧,管他洪水滔天,这样活着有没有意义呢?没有。但那又有什么关系。所谓道,恶乎在?庄周辨不清蝴蝶与此身,做学问与打游戏,又或者与吃饭拉屎睡觉为什么要有差别?并不是因为不去计较,而是因为所谓意义本不存在。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只想做学术的“素心人”,那仿佛还是一件金缕衣须佐之男。既然学术随时而异,唯读书千古无替,我不过就想每天读会儿书,写会儿字,发会儿呆,做一个喂马劈柴的肥宅,就这么等待衰老,等待死去。难道不好吗?


大学毕业前王国生简历,我得到景老师指导撰写本科毕业论文,从那时算起,至今忝列门墙已经七年。此刻回首当初,自己竟没有一点长进,却一再蒙受恩师的悉心指点和理解宽容,真是倍感羞惭孟兰神功。
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后不久,我接到的第一个学术项目,是参与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中景老师主持的《南齐书》修订。当时心里既惶恐,又感到难以理解。《南齐书》虽然部帙不大,但毕竟位列“国史”,当年主持点校工作的是王仲荦、宋云彬这些传说中的大学者,一介三尺微命的研究生,真的有资格参与这份工作吗?所幸,从最初的旁听、试校,到后来接手越来越多的卷目陈筱诺,成为修订组的正式成员,整个过程景老师自始至终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鼓励。修订工作启动,到定稿付梓,五六年的时间里,由景老师主持,修订组不论寒暑风雨,每周固定二至三次讨论会,从未间断。所有成员的每一份修订长编及编校稿,老师无不认真审订,并与大家反复讨论斟酌。
最初以为《南齐书》修订不过是一份副业,未曾想渐渐地竟占据了整个读研读博期间的绝大部分时光。文献工作与其他领域的研究不大一样,不厌其烦的比勘、考据更多时候来得枯燥无味。过程中我也未尝不有过怀疑,这项工作真的有那么大的意义,值得投入如此精力与心血吗?后来某天,辗转读到北大《辽史》修订组刘浦江先生的一篇文章,说修订工作其实是培养学生的一个手段,学生通过参与修订,接受规范、严格的文献学和历史学的学术训练,是进入专业领域的最佳途径。读罢豁然开朗。这层意思,虽然景老师未尝说破,但回顾多年来她对大家所做工作的细致要求与耐心指导,其实又何尝不是如此秦义绝。去年下半年,一套精装出版的修订本《南齐书》摆在书桌上时,终于觉得好像平生第一次做成了一件什么事镀锌测厚仪,也忽然明白了老师的苦心。
修订工作告一段落后,我开始着手准备博士论文。最初将选题想法汇报给景老师时,老师对思路表示了认可,但随即指出,此题难度极大,由于题目本身的颠覆性,不仅要对文献掌握精熟,且要有严密的逻辑思辨,更要善于圆融练达的表述,方能做到令人信服。然而少不更事的我,毫无实际研究经验,直到真正动笔,才逐渐意识到给自己挖了一个多么深的坑。
初稿完成的时候,远远没有达到老师的期望和要求,但老师仍然不惮烦扰,大到文章的结构框架,小到材料解读与字句表达,无不给予悉心建议,详加批改,再四反复,直至最终定稿。每当老师返还修改意见时,文稿总是带着详细的批注和标识,我内心的惶恐、感动与惭愧是难以言尽的。跟随景老师求学的数年间,每当请益王墨泉,老师的指授也从未仅限专业范围,古今中外政治、文化、思想,甚至奇谈趣闻,无所不言。而最后大半年时间里,当我因为业务和生活上的事情感到困惑、焦虑、抑郁的时候,老师也总是悉心开导勉励,让我得以坚持走完最后的求学之路。
近日,捧读老师《魏晋诗人与政治》一书,读到后记中一段老师当年在缪先生门下求学的情景:
每当笔者为论文撰写中的问题求教先生,先生总是兴致勃勃,道出自己的精彩意见,也容忍弟子诸多不成熟的妄想,解惑释疑,讨论批改,耳提面命,不惮其烦。为这篇论文,先生倾注了多少心血,是无法估算的。而笔者从中所感受到的那种请益问学的纯粹快乐,至今难以忘怀。
忽然便有一种会心处不必在远之感。彭家驹我想,我这笨拙的文字当然写不尽对恩师的感激,而那种纯粹的快乐,更是难以言表了。
求学的经历中,历史系的诸位师长学友,始终给予我莫大的关怀与帮助。
徐坚老师是大学课堂里为我们讲授第一节课的老师,他卓越的见识与人格魅力,以及用风趣的讲课方式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开放、辩证的思考,让刚上大学的我所感受到的震撼以及被激发的求知欲,至今仍然难以忘怀。曹家齐老师是我投身古代史研究的引路人,本科二年级时,曹老师主讲古代史通史课,我同时选修了曹老师的古代文献课程——这门被誉为历史系“最恐怖”的课,每两周时间,要针对一份数千字的原始文献进行标点和详细的校注,而且从正文到校注所有内容,必须用繁体竖排的方式逐字手写誊录,因而每一份作业,都是上万字甚至数万字的手写工程,不少同学因为课程作业负担而退选,但坚持修完课程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这种训练是古代史入门所必不可少的。后来得以顺利接手《南齐书》的修订工作,正是得益于此。赵立彬老师是上大学以来第一位指导我论文写作的老师,虽然只是近代史课程的一份作业,但赵老师仍然针对文章的观点、论述以及文献的出处与使用等方面,予以详细的指导,我也得以因此知晓学术论文规范的写作方式。刘勇老师和于薇老师是我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讲授历史文献课的老师,而且他们在我博士论文开题、撰写到预答辩、答辩的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很多有益的指点与关照。十年来,亦曾蒙历史系曾宪礼、刘志伟、王承文、吴滔、万毅、周湘、蔺志强、牛军凯、王媛媛、谢湜、易素梅等诸位先生的启蒙、指教与勖勉,皆铭感于心,岂胜言谢。
博士论文答辩时,不辞辛苦拨冗前来的清华大学王晓毅老师、北京大学罗新老师,与历史系曹家齐老师、王承文老师、刘勇老师、于薇老师,以及三位匿名评阅专家哥布林鲨鱼,对论文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也给予了不少鼓励,谨此致以衷心的谢忱。
同门李晓红、李丹婕、唐星、周文俊、郭硕、洪斌、洪绵绵、黄一明诸学长,既是《南齐书》修订小组多年来共同工作、甘苦备尝的工友,也是一起切磋学问、志同道合的同仁,在此一并致谢。
今夏一起毕业的金子灵博士,多年来同席砚书,尽管研究领域不同,却是为数不多可以无所不谈的挚友,在各自撰写论文期间闲坐仙园,彼此的鼓励与支持,是我渡过难关的重要动力之一,苔岑之谊,深志于心。
“种草QUEEN和她的塑料友情”“广深王者荣耀育儿群”“高贵冷艳狂拽酷炫”等后悔没有好好起群名的群组的诸位小伙伴,十余年来,也许已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依旧得以并肩至今,亦有以鸣谢。


我的父母是三十年前南方某重点高校化学系的研究生,还在童蒙时期,就常常听外公外婆讲起,他们是“博士”、“硕士”,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理解了这些头衔的含义,这也成为了我成长的标杆。三十年过去,一代人成长,又一代人成长,而我也在南方某重点高校获得了博士学位,这多少有些宿命轮回的意味,也多少算是一分致敬。多年来的生活和求学之路,父母在精神上与物质上无私的支持,排除我一切后顾之忧,令我得以潜心问学。人生中的每一个岔路口,他们也总是给予最充分的指点与关怀。行走世间,如果有种力量使我免于苦厄,这应是其中之一。
最后一份谢意与敬意,要献给我的妻子配饭君(排版了这么久,终于出现了自己的名字,敲开熏)。从大学同班同学,到结发共枕,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三餐一宿,同挽鹿车,平淡无奇的生活已经过去多年,妻子自始至终给我所有的关爱、宽慰与包容,也教我以真诚、善良以及其他一切的美德。当我在黑暗的深渊中挣扎时,作为理解我至深的人,给予了我所有活下去的勇气。无论何时,我如在这世上有幸获得任何一点点荣光,都希望全部与她分享。几年前结婚时,我曾引用王小波的一句话向妻子致意,“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你是我的军旗”,现在我仍想再次郑重地引述这句话。两年前,女儿当小姐来到了我们的生命中,尽管她成长过程中,我因全力投入研究工作和论文撰写而疏于陪伴,但是每当看到她天真无邪的笑容,便忽然觉得,这世上哪有什么不可战胜的事。如果有一天,她看到我的论文,能够给予哪怕一丝最微渺的关注,那也将是我至高的虚荣。
读书与求学,注定是一趟充满孤独的旅程,是一场关于自我净化的炼狱。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得以免于沉沦,最终到达地上的乐园(Earthly Paradise)。多年来,不断听闻年轻的学生受到各种抑郁和痛苦的折磨而自我终结,这些令人极感悲伤和震动的事情,有些距离很遥远,有些就近在身边。我曾一度以为,结束自己的生命,实在是一种懦弱的行为,然而直到最近,才愈发真正地意识到,懦弱者其实是仍然活在世上的自己。偶读罗马尼亚哲学家萧沆的《解体概要》,他说,自我毁灭,是人类最后的、最绝对的、最根本的自由和天赋,一个从未想过取消自己的人,只不过是个奴性的囚徒。自我毁灭的念头是积极的、健康的,意识到这种自由,才拥有了最高的源泉,可以在任何愿意的时候离开这个世界,因而使人捱得过循环往复的每一个白天与黑夜,也令生命变得可以承受、可以被救赎。——我想异形丛生,那些离去的人们,他们选择超越自己的生命,尽管不会唤起世界的同情,但也理应得到尊重。而只有真正直面过生与死的思考,理解了自由的力量,懦弱地活着才不再是一件令人感到恐惧和可悲的事情,也才能在懦弱中获得勇气,对所有珍视的一切倍加爱惜。

...
信笔由缰写下这许多毫无体统的话,已经远远超出一篇博士论文后记的范围。权且将此作为年届三十的人生总结,大概从此往后,再也不会有这样正面审视自己的机会。蓦然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箴言,由于至今没有看到妥帖的中文翻译,仅将其英译原句抄录于此,以为本篇终焉:

To live without hope is to cease to live.”

长按二维码,关注你的我的大家的“配饭”
文 | SAWA
图 | 网络
版 | 配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