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雷宇【近代史】10、终于弄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笑谈中

全部文章 admin 2017-04-17 674 次浏览
【近代史】10、终于弄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笑谈中
按照课本的节奏

学渣讲近代史
第三单元: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十课、北京条约
在那本神奇的预言书《推背图》上,第三十五卦的谶语是这么说的:
西方有人足踏神京
帝出不还三台扶倾
据说这一卦应在了1960年的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跑到了承德再也没有回来,大清的江山由曾、左、李三位制台(总督)扶住了大厦将倾。
预言终归是预言,这一节历史,我们就从1860年9月21日的那场八里桥大战说起。随着僧格林沁的临阵脱逃,胜保重伤落马,满蒙精锐骑兵死走逃亡,损失殆尽。这既意味着,北京城无兵可守。瑞麟带着清军的残部快乐小神仙,且战且退,退到了北京城的安定门。
熟悉老北京的朋友们应该知道,老北京城的北城墙有两个门,靠西的叫德胜门,靠东的叫安定门。当年北京城的粪车都要走安定门,所以安定门也俗称粪门。这个不重要聚商通,重要的是安定门的意义非凡。这么说吧,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应该知道,诸葛亮擅长的一个阵法叫八门金锁阵,这八门分别是休、生、伤、杜、景、死、京、开。而北京城各大城门中,安定门属于“生门”。单从奇门遁甲的角度讲,瑞麟退到安定门,是把敌人引到“生门”,那京城可就保不住了。
但是瑞麟退往安定门,也是有原因的。根据惯例,重要的战争,大军要从北京出发的话,一般从德胜门出,从安定门回。瑞麟想回京城,必须从安定门进城。瑞麟想进城,京城的城墙高大,城门坚固,应该可以一守。但是,对于朝廷来说,败军进城,比敌人都可怕。所以,瑞麟的职责和逃到安定门的僧格林沁一样,任务是御敌于城门之外。
那么说僧格林沁临阵脱逃,为什么没被治罪呢?实在是咸丰皇帝不好意思给僧格林沁治罪。讲点干货吧,往前倒叙几句。
1860年9月9日,桂良天津议和的消息传回北京以后,大清国最大的领导咸丰帝以一种慈祥的姿态下了一道圣旨,说他老人家是为了京城周围的老百姓才去招抚洋人,现在洋人给脸不要,那他老人家就要御驾亲征,干死洋人。并命令僧格林沁,在通州弄死洋人。
所以,八里桥决战的命令,是咸丰帝下达的。而且僧王搞不定这场战争,咸丰帝心里有数。咸丰不是个傻子马子跃,相反,这是个很聪明的君主。不好说咸丰帝是从第三次大沽口之战开始,还是从北塘登陆战开始,就明白了英法联军不可战胜。但是碍于面子,他又不能认这个怂。所以篡命师,在八里桥决战之前,咸丰帝比僧格林沁更明白,此战必败,京城必不可保,大清岌岌可危。
我怎么会知道咸丰帝早就知道了八里桥之战必败呢?在9月21日的大战之前,1860年9月10日,京城的官员开始征集大车,数量要求五百辆。京城的百姓又不傻,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皇帝要跑路。京城谣言沸腾,说两天后洋人就要攻打北京。
这就意味着,如果洋人打来,而百姓们知道皇帝要跑路,那么京城百姓人人都是带路党。咸丰帝也着急,跟各位大臣聊聊去承德打猎怎么样?朝中大臣能办事的不多,但是聊历史的比比皆是。很多人就说啊,跑路的不行,当年辽人南下,宋真宗就没跑路,人家和寇准组织了抵抗,促成了澶渊之盟。
但是当时的正一品大员,武英殿大学士贾桢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时无寇准,澶渊之盟难有。承德无险可守,土木之变可能就在眼前。不过清朝最不缺的就是清流大臣,这帮人其实就是明朝东林党的延续,大讲口号可以,办事能力不足。这帮仁义道德的家伙大谈气节问题,所以在9月13号,咸丰帝在巨大的压力下,又返还了当初征集的大车,做出了天下太平的姿态。
不走就不走吧,9月21日八里桥惨败的消息传回京城,咸丰帝当晚紧急召开御前会议,各位喊口号的大臣,说说吧,咋办?这次御前会议,大家的意见出奇的一致周锦堂,达成了两点共识。第一,皇上是时候去承德的木兰围场打猎了。第二,京城也不能没人吧,留下恭亲王主事。恭亲王也是一脸的无奈,平时好事轮不到他,这背锅的事,舍他其谁?
9月22日天刚亮,咸丰帝紧急召见皇叔惠亲王绵愉、六弟恭亲王奕訢、七弟醇亲王奕誴、皇侄铁帽子王怡亲王载垣、铁帽子王郑亲王端华以及各位军机大臣们在圆明园再次开会,敲定了跑路的时间。当天上午,咸丰帝就悄悄的逃出了海淀,直奔承德。
9月30日,咸丰帝到了承德避暑山庄。10月6日,联军绕到北京北部攻打德胜门和安定门,僧格林沁、瑞麟的残部战败,瑞麟背锅被革职。当天,一队法军追赶清军残部,到了圆明园,并与当夜开始抢劫。
10月13日,恭亲王下令停止抵抗,开放安定门,让联军进城。安定门这座坚固无比的城门,就这样陷落了。安定门到底有多坚固?举个例子说吧。1969年,为了那什么,北京开始拆除安定门。这座巍峨的城门在大型机械面前,被绞车拉的倾斜到了十五度,依然没有倒塌。而在1860年的10月13日,安定门完好无损的见证了英法联军攻入了中国的首都北京。
北京城破,京城地位最高的恭亲王奕訢躲进了万寿山。这个时候,有个历史事件就广为传颂了洗脑壳,说那个写下“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他的长子龚橙当了带路党,不仅带着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还作为英方代表跟恭亲王谈判,处处代表英国对付中国。
事实上龚橙在英军当中只是个小翻译,根本不入流,没资格带路或者代表英国跟恭亲王谈判。英法联军走后,龚橙依然生活在中国。倘若他真的帮助英国人对付中国,还跟恭亲王正面交锋,那他有十个脑袋,也不够朝廷砍的。带路党肯定有,但不是龚橙。
那么说,联军为什么会去圆明园呢?前边说了,最直接的一点,带路党并不是龚橙,京郊百姓也不背这个锅。最早是僧王和瑞麟的残部从德胜门和安定门往西逃窜,法军追赶这支残军,才追到了圆明园。经过简单的战斗,这支残军溃散,法军来到了圆明园附近。
起初,法军是约束士兵不要进入圆明园抢劫的,因为他们担心日后的索赔问题。毕竟此次来京的目的,是让清政府赶紧签约。
但是联军没想到,到了北京也不能签约,皇上跑了蔡佩真。再加上圆明园实在是太诱人,法军本着跑得了皇帝跑不了宫殿的原则,当晚进入圆明园抢劫。守园侍卫、太监与法军对抗,那肯定抵抗无效啊。法军就这样进入圆明园,堂而皇之的抢了十天。10月17号,按耐不住的英军也参与了抢劫,一天后,联军放火烧园。
参与抢劫和焚毁圆明园的主要凶手,其实是法军。英国人比较能甩锅,楞说在圆明园发现了当初被僧王囚禁的联军谈判使团蔡宜达,而且这些人被肢解。这则新闻被登在《泰晤士报》上晶锅英雄,仿佛成为了联军抢劫圆明园的正当理由。迄今为止,如果我们要翻阅欧洲的文献,基本上清朝虐杀联军使团的事情成为了共识。但如果我们长点心去琢磨的话,说清朝虐杀联军使团这一点都不奇怪,这事也不是没干过。但是,这种事怎么可能在圆明园进行?说在刑部大牢还可信一点。英国人甩锅的本事也是已臻化境,圆明园从来都不是刑场。
总之,抢劫、焚烧圆明园这个事,原因主要有清军残部逃窜路线有问题,把圆明园暴露在联军面前。其二是恭亲王奕?作为谈判代表,没有及时谈判,而是逃到了万寿山。京城没个主事的,所以联军为所欲为。直到1860年10月18日,英军决定焚烧三山五园(万寿山、香山、玉泉山、圆明园、畅春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的时候,奕?在万寿山是呆不了,这才出来谈判。他出来的时候也晚了,联军已经遏制不住自己的贪欲,疯狂的掠夺、破坏园中奇珍异宝,三百多名太监宫女与圆明园共亡,守园大臣文丰投水而死。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联军的贪念、邪恶,毁掉了这个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但是,值得一提是圆明园经历此劫之后,主体遗址尚在,不可能烧成一片白地。联军走了以后,由于京城当时无秩序,土匪也来抢了一次。土匪走了以后,附近百姓来园中挖掘土壤,从里面筛选宝物。
圆明园历经三劫,才彻底成为了今天的样子。联军和附近百姓的抢劫,属于人劫。联军放火,属于火劫。同治年间,清朝曾小规模修复圆明园,虽然工程没有干完,但是圆明园的主体尚在。当时,英国人贴出告示,说这是联军和大清皇帝之间的私人恩怨,所以烧毁皇帝的私人别墅,跟百姓无关。百姓作为吃瓜群众,天天盼着侵略者离开,然后他们去抢劫。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联军毁掉圆明园这个事,伤害的是今天中国人民的感情,而不是当时。
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太后和皇上又跑了。清军残部和义和团二话没说,先去圆明园抢劫,然后作鸟兽散。此后,圆明园正经成为了一片废墟。也有人说这次是八国联军干的,但是八国联军当时的目标是紫禁城和户部银库。1900年圆明园损失的主要是石料、木料。联军要这玩意儿干啥?
此劫之后,圆明园再无居住的可能。所以在1904年,清廷裁撤了圆明园办事处的官员。这一大片废墟,在清帝退位后,开始成为了民国初年的达官贵人们热爱的地方。他们把园内的石雕、太湖石、汉白玉等等挪到自己的私家别墅,让圆明园进一步荒芜。
但是,这片地还在,人工湖还在,墙体遗址还在,桥啊、大水法啊,还都在。而且从民国的一些老照片来看,大水法当时还是完整的。到了1960年董仚生,大生产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圆明园遗址被围湖造田,为祖国的发展献礼。再然后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样子,几乎什么都没了。这一次,被称为圆明园三劫中的土劫。
圆明园没了,奕?出来谈判了。这次谈判没什么可谈的,珍妮巴斯《天津条约》本来就是清廷许可的,这次再许可一次就行了。英法两国怕清廷再度反悔,于是在《天津条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允许华工出国、割九龙给英国等条件,另外又在《天津条约》的基础上,多要了两百万两军费。法国除了割地要求以外,其余内容跟英国要求一致。这俩条约,就是《北京条约》。作为补充本条款,英法两国承诺,要在签约完成后,帮助大清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还有一点很重要,这次条约的期限正好到1900年,也就是说,下一次换约,正好是八国联军进京那年,这里边的联系,后边再讲。
奕?跟英法相谈甚欢,悉数答应了条约内容,然后快马把条约送到承德,请咸丰帝签字盖章。咸丰帝不能接受战争的结果,但是不得不接受了条约的内容。再不接受,毁的就不只是圆明园了,紫禁城和避暑山庄能不能保住还两说。作为一个想要恢复康乾盛世的皇帝,咸丰帝终于把大清帝国这一摊子事,弄到了最不可收拾的地步。他崩溃了,史载丢掉了北京的咸丰帝终日“以醇酒妇人自戕”,所谓“自戕”就是自暴自弃,不打算活了。
1860年10月28日,咸丰帝批准了《北京条约》。11月9日,联军撤离北京,战争结束。1861年8月22日,咸丰帝驾崩于避暑山庄,享年31岁。
第二次鸦片战争就这么结束了吗?那可不是,比焚毁圆明园更大的损失,是俄国造成的。1860年11月9日,英法联军撤离北京后。俄国公使伊格那提耶夫腆着个大脸去找恭亲王奕?,说英法联军之所以撤军,是他们俄国人的功劳。所以极恶非道2,俄国要求,此前清政府不承认的《瑷珲条约》,现在要算数,另外割让黑龙江、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加上此前《瑷珲条约》主张的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俄国,中国在东北被俄国人侵吞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今天我们从俄罗斯往中国修建的输油管道,卖给中国的天价石油,就是这些地区开采的。但是,条约规定,外东北这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阿哈尔捷金马,凡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土地、财产、矿产仍归中国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日后俄国人会对中国外东北的百姓进行“海兰泡大屠杀”、“江东六十四屯大屠杀”、“海参崴大屠杀”等等惨案,让外东北的中国各族人民几乎被屠杀殆尽。
这还不算完,俄国人还觊觎新疆的土地,提出了新的边界要求,这样中国新疆的四十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又划在俄国境内。奕天师鬼禄?不敢答应这么大的事,之前奕山答应《瑷珲条约》,如今还在牢里呆着呢。所以奕山航官网?把条约送到了承德,咸丰帝同意了《中俄北京条约》,但并没有答应西北的边界要求。
四年后雷宇,陕甘新地区的回乱,让俄国人趁火打劫,逼迫清廷接受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走了新疆四十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还不算完,1945年叶霞翟,苏联策动外蒙古独立的时候,又从外蒙古割占唐努乌梁海地区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加一块,俄国从中国直接割走了一百七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策动独立了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甩蛋歌。试问,世界上有多少领土面积超过三百二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
第二次鸦片战争,再加上同时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中国在近代最大的国殇。咸丰年间,中国人死伤以亿计,领土损失超过百万平方公里,从圆明园到江南文物损失不可估计。造成这么大的损失,毫无疑问,咸丰皇帝是第一责任人。明明可以降低损失,却终于造成了这样一个不可收拾的局面。
大清国在1860年,其实就面临着解体。清帝国据说有90万正规军,但是那是花名册上领工资的数据,这里边还包括各地类似警察的人员。真正一线战斗部队,也就三四十万常备正规军。这些常规部队,在江南的野战军被太平天国消灭殆尽。北方的部队,随着僧王被英法联军扫荡殆尽。这样的清政府,如何去控制一个多民族的庞大国家?而且当时,回乱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这牵扯到从云南到陕甘新地区的半壁江山,江南的太平军和华北的捻子也是发展的如火如荼。而且沙俄的侵略步伐并没有就此停下,他们幻想的中俄边界在山海关。事实上,他们后来确实做到了,而且维持了好多年,这点后边再讲。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我读不出课本上那些历史意义来。也无所谓什么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之类的套话。我能读出来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瓦解。或者说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应该是从1860年开始。从这次战争结束以后,中国开始了艰难的转身,从天朝上国,变成了一个入门级的近代化国家。从此不再有以弓马骑射立国的大清,军队的近代化是大清未来几十年的重要课题。由军工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转型球王养成器,这就是下个单元要说的洋务运动。
这里还有一个重大的历史意义,那就是过去几千年来,中国的天朝世界观就是以本土为中心,轻视边疆的势力范围。无论哪朝哪代,边疆的关卡、哨所、办事机构,那是中央一个不开心,说撤就撤。而1860年后,中国终于知道了自己并不是世界,自己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所以开始重视既定国界的边疆建设。在未来几十年里,台湾和新疆建拉克西里省,也就不奇怪了。
我们不可否认,洋务运动为近代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洋务运动终究也没能让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文明的国家。那么说洋务运动到底有什么重大弊端?下个单元再讲。
返回目录
公众号:笑谈中
微信号:kxiaotanzhong
微博:孔令堃的笑谈中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