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石嘴山市教育信息网【追根溯源】关中刀客纪实与漫谈:一个民间的历史记忆(2)-书画大赛

全部文章 admin 2017-06-24 665 次浏览
【追根溯源】关中刀客纪实与漫谈:一个民间的历史记忆(2)-书画大赛

刀客们崇尚侠义,采取“开山立堂、叩拜宣誓、结盟拜会”的方式招募会众,尚气概,忘生轻死,鼓吹义气至上,替天行道,具有一定道德预设。部分刀客浪迹民间,路遇不平,勇于拔刀相助,虽牺牲性命孟母戒子,也在所不惜,且不滥索代价,事息只供一席茶饭而已,因而得到了当地民众的赞扬与爱戴全能仙君。
渭南“刀客头”赵银娃手下的阳生,做了坏事马世媛,赵就对他说:“你知道的,该怎么办”。随即赵银娃给阳生小刀一把妻凭子贵,令其自处,阳生坦然回答:“大哥你要活的,还是要死的?”说着,便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两片肉,撂到地上喂狗吃。虽是小说家表述,亦可见刀客之习惯。陕东刀客领袖严孝全曾说:“谁替老百姓办事,我们就跟谁”,这使得部分刀客美名遐迩,在地方社会颇有威望阿吉太,颇受民众拥戴。
如何生计:刀客的生存问题
对于一个合格的刀客首领来说,保证“弟兄们”吃饭是得以服众的前提。但刀客会组织之间大都规模大小不一,联系薄弱,分散在陕西各处世间路,总会与支派之间无绝对统属关系。刀客会组织的分布空间以潼关以西、西安以东、渭河沿岸较多,多分布在盩、鄠、乾、武、扶、郿、岐、凤、宝、陇、华、潼等十数县,关西地区(宝鸡)和陕南地区亦有散布。少数刀客与豫西、湖北会党常有结连。
对于刀首来说,如何利用所属区域的资源来获得经济利益,实现刀客组织的生存目的,是面临的首要问题。普通民众则身为匪徒或刀客,与地方经济起落休戚相关,多是生活难以为继者不得不选择的生存策略,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者毕竟只是少数或朴实的想象。在传统的社会形态下,刀客及其组织者多为聚集地中心周边村落的村民,有显著的亲缘与地缘表征。而铁匠、木匠、乐人、屠夫及其他失业者的自发联合,基本具备“业缘”特征,彼此之间存在互动与认同。大部分刀客游居不定,无正式职业,其谋生之行业,大致有四类:
1、盐客:清朝实行盐专卖,由于层层抬价,价之高足以让民卖儿女,质之差掺了过半的泥沙。刀客组织在富平与蒲城比邻的盐滩地区,以贩盐为生,维持自身生计及组织运转。
2、镖客:主要是护送当地商旅,防止路遇盗匪劫货,通称保镖,主要在茶行、水烟行、米行、粮行居多。
3、赌博客:在一些民间集会上排赌博,大则设赌棚,小则排赌摊,掌红吃黑。当然,有些刀客在赌博中很讲信用,绝不输打赢要。
4、土匪或游寇:不少刀客未被刀客组织吸纳,也未被社会组织所接受,只能落草成匪。

清末街头的赌博客
刀客群体一般是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佃户,其生计与生存之间是同一关系李尚尚。但不可否认,刀客群体中不全是“仗义行侠之流”。金熙秀部分刀客因乱而起、趁火打劫、为非作歹并横霸一方卡拉库里湖,亦非仅见。他们把持着一方经济,极为危害基层秩序。
如阎良的刀客“老五”(张兴五),为“牛刀客”张明轩之弟,成为当地一霸,在乡里网络爪牙与打手30多人,横行不法,拼命敛财,抢霸田产,破坏乡村秩序。在阎良镇有商号6座,经营棉花、粮食、百货等日用商品,操纵着阎良镇的经济。同时,在乡镇大摆赌贺瑾场,见十抽一,大发其财。民国后期高杨一莎,基本控制了阎良镇公所。
再如著名的“郭自兴杀四门”事件。1911年10月22日,郭希仁在油槐曹杨村起义错乱酒吧情,率众光复临潼。当时驻关山的县丞署人员即作鸟兽散,关山随之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散居关山的一伙“刀客”乘机而起,明火执仗,抢劫行凶,拉群众的牛,绑客商的票多花指甲兰,石嘴山市教育信息网敲诈勒索。消息传到临潼、西安后,郭自兴奉命于1912年4月初回到关山,鸡毛传帖于各村,动员各村丁壮数百人。大家手执土枪、刀、矛等,逮住当地有名的刀客粘眼老常、李老四、刘春成等4人,将其推到城门杀了示众。当地匪徒、歹人一时震服,地方秩序也为之一宁。
1918年卡达吧,陕西韩城民众合力击毙“野狸子”严锡龙事件许可欣,也说明了一些刀客的作为不受民众拥护。严氏时任王银喜的部下,赋役严苛,常下乡派款。民间有“委员到县人生礼赞,百姓打颤;委员下乡,百姓遭殃”。至十二月,南乡三团(孔乐团、勇盛团、公益团)团正与当地村民密谋袭击严氏,使其当场死亡。当地文人高士龙作《严锡龙见毙于韩民论》,言韩城民众受刀客“剥削之苦已非一日”,其行类盗贼,“身之亡也,以作恶亡,亡有余责”泷谷源治,死有恶名,以合天理之昭彰。
这一类刀客,非生计或生存之故而为害一方,富江湖流氓习气,恶名流传,渭北地区普遍存在,蛮横民间,歪邪凶残拖拉网,不受陕民待见。当地人憎其行径,称他们为伪侠、贼棱子或仄楞子。
暗流涌动:刀客与辛亥革命中的陕西
刀客如同一把利剑,直指漩涡的中心。刀客的萌生与消亡,皆与地方政局息息相关,甚至处于风口浪尖,不少刀首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文泰钟。清末的崩溃是“由内而外”的,基层秩序的失范使得社会控制发生不可遏止的衰退。在晚清几次大的政治变局之中,刀客组织于暴动——革命之间纠葛不清,界限并非泾渭分明。
基层反抗不断侵蚀着清王朝的统治根基,自道光年间到清朝灭亡,大荔县李牛儿(满盈)、蒲城县王敢鸣、郭东生、蒲城县金祥、朝邑刀首甲午儿、华阴郭秀娃、兴平县刘三、朝邑县王振乾、渭南王银娃、关山铁匠于敏忠、蒲城杨九娃(虎城)等陕西刀客,分布于陕西各地,与官府的斗争从未停止。至光、宣之时,刀客已经遍及三秦,俯身于最底层的社会暗流涌动,并且扩展至河南、湖北、四川、宁夏、甘肃、山西等地,超越区域界限,成为省际之间不容忽视的一股地下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历史)